·         不論哪一種油,與空氣接觸,很快即開始氧化。因此,最好盡量避免用油來烹飪食物。

·         無需添加人工壓榨或萃取的油,只要食用保持天然形態,並含有脂肪的食物,同樣可充分獲得人類必要的油脂。所謂保持天然形態,是指直接食用穀物、豆類、堅果或植物的種子等食物。這是最安全,而且最健康的油脂攝取方式。

·         市售的牛奶中,這些有益健康的成分都在加工過程中完全消失了。牛奶原本是供小牛喝的飲料,因此所含的成分也適合小牛的成長。小牛成長所需的養分,對人類未必有用。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成年之後仍在喝奶。這是自然法則,只有人類才會將不同種類動物的乳汁刻意加以氧化來飲用。

·         牛奶所含的蛋白質,主要成分為酪蛋白,這是人類胃腸很難消化的物質。我認為人類嬰兒時期能夠喝到含有較多乳糖的母奶,但是成長之後分解乳糖的酵素會逐漸消失,這是成長之後就無須再喝母奶的大自然規則。因此,愛喝牛奶的人最好改喝未經均質化的低溫殺菌牛奶,而且偶而喝就好。因為牛奶對人體沒有任何好處。

·         新谷飲食健康法是以穀類和蔬菜為主,肉、魚、乳製品、蛋等動物性食物盡可能減少〈控制在全體的15%以下〉。

·         蛋白質的必要量,每一公斤體重約需1公克。體重60公斤 的人,每天攝取60公克就已經足夠。但實際上,有資料顯示日本成年男子每天的蛋白質平均攝取量達84.9公克。此數字與美國人的攝取量不相上下,明顯攝取過多。

·         大量攝取肉類而導致食物纖維不足時,糞便的量會減少,成為便秘或宿便的原因。這種狀態若繼續惡化,腸璧上可能形成名為「憩室」的帶狀組織,毒素和宿便會累積其中,最後成為息肉或癌症的致病原因。

·         根據我的臨床資料「常吃肉食的腸子」與「常吃魚肉的腸子」有一個決定性的差異。就是以魚肉為主的人,不論腸相多麼不佳,也不至於形成「憩室」。

·         以人類的體溫為基準,比人類體溫高的的動物的脂肪對人體有害,體溫較低的動物的脂肪則較佳。牛、豬、鳥的體溫比人類高,約38.5~ 40°C。雞的體溫最高,達41.5°C 。這些比人類體溫高的動物,在他們的體溫狀態下脂肪最安定。換言之,脂肪進入體溫較低的人類體內就會凝固。脂肪凝固會使血液變成黏稠狀,導致血流惡化,在血管中停滯或阻塞。我將這種現象稱為「血液的汙染」。另一方面,魚是變溫動物,在通常的狀態下,體溫遠低於人類。魚的脂肪進入人體內會如何呢?魚的脂肪在溫度較高的人體內能加速血流,降低壞膽固醇就是這個原因。

·         魚的肉有紅色和白色之分。一般認為白肉魚較有益健康,原因是紅肉魚含有豐富的鐵質,比較容易氧化。因此,食用紅肉魚類時,必須選擇新鮮度較佳者。

·         最好還是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要蛋白質來源,不足的部份再補充動物性蛋白質,而且盡可能由魚肉中攝取,這是最有益健康的飲食法。

·         白米是死的食物,會發芽的糙米才是含著生命力的「活的食物」。

·         要享用麵包或義大利麵等麵食時,最好選用完全以全粒小麥粉製作產品。

·         我常強調每進食一口要咀嚼30~50,這樣的話,普通食物都能完全嚼碎,很自然的下嚥。若是堅硬或不易消化的食物,則不妨咀嚼70~75次。人類的身體,越咀嚼唾液的分泌愈旺盛,與胃液、膽汁等充份混合後,可以幫助消化。因此,如果不充分咀嚼,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可能只有三成被身體吸收。

·         其實,充分咀嚼反而有利瘦身。因為,充分咀嚼會延長用餐時間,血糖值在進食的同時逐漸上升,使食慾受到抑制,可防止暴飲暴食。充分咀嚼時,分泌的唾液和酵素都會增加,或許有人認為這樣也會消耗酵素,其實不然。充分咀嚼可自然抑制食慾,減少食量,消化和吸收食物所使用的酵素的量也會減少,整體而言,可節約酵素。〈站長:咀嚼雖然也會用掉唾液中的消化酵素,不過食物顆粒變小後,可以節約大量的胃液,所以整體算起來,酵素的總消耗量還是減少許多。〉

·         注意控制食量,加上吃的食物被完全消化、吸收,就可以避免未消化的多餘食物在腸內腐敗而產生毒素,同時節省用來解毒的酵素。實踐新谷飲食健康法,經過半年左右,胃相與腸相即可明顯改善,並可消減排氣和糞便的臭味。

·         對人類而言,飲食可以帶來莫大的喜悅,免強吃不好吃的東西是不會健康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