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由時報 – 2013年2月6日 上午4:28

〔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/台北報導〕新北市政府辦理都更,卻連歷史古橋也要更掉?七十六年歷史的碧潭吊橋本月可能消失?

七十六年歷史的新店地標 即將不保

環保聯盟昨天召開記者會,指名列「台灣八景十二勝」之一的新店地標、台灣最長且僅存「鎢鋼球軸承」的碧潭吊橋,本月面臨被拆除命運;被拆除的主要原因,在於新北市碧潭風景特定區第一排的都更案,建商打算在距離東岸橋頭橋墩不到一公尺處,要下挖十五公尺、蓋廿六層高樓。由於橋墩距離高樓太近,新北市政府同意建商合康公司,以整修之名,拆除碧潭吊橋現有墩座,往前移三至四公尺,重建新墩座。

工程師王偉民表示,不管是「往前遷移橋墩、重新打樁」或是「墩座重建」,只要橋墩移動位置,以鋼索牽連出來原有吊橋穩定的力學結構立即瓦解;吊橋鬆垮解體,如同拆除,這項工程恐將壓垮橋塔,形成嚴重的垮橋危機。

專家憂移橋墩 力學改變形成垮橋危機

王偉民強調︰「橋墩距離改變、力學改變、工法改變、構件改變,就是毀掉舊橋。」新北市政府卻對外宣稱只是要「花費六千萬元整修碧潭吊橋」,民眾誤以為吊橋老舊需整修,完全不知道碧潭吊橋將就此面目全非。

王偉民說,他計算碧潭吊橋墩座的安全係數是四十五,即使基座混凝土老化,目前安全係數仍高達三十(吊橋若需一噸拉力穩固,基座混凝土可以提供三十噸拉力之稱),仍遠高於現在一般公共工程的安全係數三,不應輕易拆建。據估算,如果兩側橋墩往前移三至四公尺,兩側高聳的橋塔受力將會增加十至十二%。王偉民強調,更大的問題是移動橋墩,要先拆除鋼纜,在這過程中,橋塔會受到嚴重損害,日後整座吊橋將難以回復原狀。

聯盟並質疑,還有部分碧潭吊橋主纜墩座納入建地,就可取得約價值十八億元容積獎勵,唯一代價是只要繳交觀光局四十三萬元「吊橋墩座管理維護基金」,建商等於「賺很大」,新北市政府恐有圖利建商之嫌。

王偉民強調,要保存吊橋、但又同時進行都更並不難。他曾建議兩方式,一是把都更新大樓後移六.二公尺,拉開跟橋墩的距離,新大樓可增加樓層,維持原有容積率;第二則是將現有的橋墩「加高、加厚」,如此橋墩混凝土可增加兩個錨定端、增加拉力,這是很簡單的土木工程施工方式。他的建議獲得學者認同,但新北市政府卻聽不進去。

學者︰移墩座就要換鋼索等同重建

交大土木工程系教授劉俊秀表示,混凝土強度沒有老化問題,反而時間越久、強度越高;而移動墩座一定要換鋼索,新鋼索可用五十年以上。二○○○年,台北縣甫花費五千八百萬元整修換過,現在又更換一次,根本是浪費;且墩座往河岸移動時,橋塔受力增加很多。改變墩座對吊橋來說,等於是重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