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邱俐穎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3年3月17日 上午5:30

中國時報【邱俐穎╱台北報導】

四十天大男嬰因腦血管瘤出血,後經八小時手術,成功救回一條命,現在已近五個月大。醫師表示,小朋友血管瘤發生率約僅有十萬分之一,二歲以下嬰幼兒發生率更低,出生僅四十天就因細菌性腦血管瘤出血且開刀成功者,全球罕見。

振興醫院神經外科部主任黃棣棟表示,這名家住新竹的黃小弟去年滿月不久,因吐奶、右臉抽搐、右眼不自主眨眼送醫,後發現左腦有血管瘤及血塊,轉送振興醫院,經電腦斷層發現血塊範圍越來越大,前後直徑達四公分,幾占頭顱直徑的三分之一,屬出血性腦中風。

黃棣棟表示,新生兒腦部脆弱就如「水豆腐」,手術、麻醉每個環節都有危險性,若在清理血塊過程中,血管瘤破裂大量出血,恐有生命危險,手術難度很高。

一般人每公斤體重約有八十CC血液,這名男嬰當時體重僅四公斤,全身血液量約僅三二○CC,手術出血量的控制是很大挑戰,所幸手術過程只出血約二百CC,但仍占全身血量六成,手術歷時八小時完成。

出血位置在左腦額葉及顳葉間的外側溝,主責語言、記憶,黃棣棟說,孩童五歲前,右腦顳葉功能可替代左腦顳葉,功能影響不大。

黃小弟術後住院三星期後出院,現已恢復良好,之前右臉抽搐、右眼不自主眨眼等問題都已經解決,現仍待後續追蹤。但黃棣棟提醒,雖嬰幼兒血管瘤發生機率低,但若家中嬰幼兒有不明原因抽搐,就應該提高警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